11.16.2005

Around Manali

從 Shimla 到 Manali 是一段難熬的十小時夜車。對 Shimla 這個海拔兩千兩百米散落在許多山頭的北方大鎮來說,Shimla 的公車站可以說是「藏」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叉路口,離市區大約五公里的地方。基本上這五公里的路上我問路的關鍵字只有兩個:「Manali」、「bus」,還有熱心的印度小孩帶我走出迷宮般的聚落。我預留了一些問路的時間,不過還是提早在不到六點就到了,而往 Manali 的公車晚上八點才會出發。這個叉路口有幾個小販,一攤賣飲料、零食;一攤賣類似大亨堡的食物,照例有著濃烈的咖哩味,我買了一個,卻讓我整晚肚子翻滾個不停;有一攤是兩個小孩在煮奶茶和雞蛋在賣;還有一攤是個少年在賣蔬果,我跟他買了幾顆橘子吃,一路上的交易經驗讓我養成了殺價的習慣,他搖了搖頭,卻剖了半條黃瓜,塗上檸檬汁和辣椒粉送我吃,頓時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十足小氣多疑的觀光客。

晚上八點包覆在油氣味之中的公車終於要開了,人們也開始將他們的氣味攪拌進去,公車開始吃力地爬坡,轉彎,駛過坑洞,沿路上陸續有人上車下車,只是城鎮的燈光愈來愈遙遠,只剩下遠處搖曳的燈光。直到後來,沒有人上下車了,我似乎是目的地最遠的那一個。

我一直難以入睡,因為那就像要你在洗衣機中睡覺般地困難--不只是不斷地翻滾,還有雜陳的味道。凌晨時,車子停在某個小店前歇息,有個印度人一下車就猛吐,看來他們也不是習以為常。我蹲在地上等待元氣恢復,有個人(後來一聊才知道他是個英文老師)推薦我喝杯檸檬汁來治暈車(難怪那麼多乘客跑去買),不過那個大亨堡也讓我腸胃不太舒服,他又拿了顆暈車藥(應該是吧...)給我,似乎有點用,至少最強烈的感覺是覺得冷。如果你還記得的話,我在臺灣時的計劃是想到極北邊的 Leh 跟喀什米爾,可惜公路要到五月積雪排除後才能通。所以後來改成去西邊的 Rajastan,盡被沙漠覆蓋的一個省分,也是印度伊斯蘭教色彩最濃厚的地方。好處是行李輕便,只需要涼鞋短袖;壞處是四十度的高溫讓人快被蒸發。

於是一個禮拜後我開始往北邊移動,在 Shimla 時已經感受到涼意,在車上到了晚上,只要車門一開更是覺得寒意逼人。車子在清晨五點多時終於到了 Manali,一下車我就抖個不停,因為實在是太冷了!此時天色未明,但卻已經有小販在煮奶茶賣早餐,連喝了兩杯茶之後,總算不再發抖。接下來去那裡好呢?先找個旅館待著,還是去想去的地方?一看地圖上有個叫 Vashist 的地方有溫泉,那當然是先去Vashist 啦。

Vashist 是在喜馬拉雅山腳下的一個小村,一個我從來沒有想過會到達的地方。

Vashist 離 Manali 只有幾公里遠,走到半路的時候,天色漸漸微明,一望遠處的山頭,盡是白雪皚皚,如糖霜般裏住山林。不過說遠處其實也離得不遠,Vashist 就只在山腳下而已。Vashist 有一個印度教的小廟,溫泉的浴池就在裡面,廟外也有浴池,不過泡溫泉時還一直被盯著看蠻怪的,我還是跑進廟裡泡,池子大約有五六米見方,但是池子裡總共有印度人、藏人、臺灣人跟一個愛爾蘭人。那個愛爾蘭青年說他本來以為我是藏人,他在這個小村已經待了兩個禮拜,每天就是泡溫泉,然後出去健行,或者看書。真是愜意的生活,Vashist 的確是個舒服的地方。我住的旅館(那個愛爾蘭人推薦的)一推開窗戶,就是壯闊的雪景,而且只要覺得冷的時候,就走幾步路去泡溫泉就好了。對於 Vashist 你幾乎沒什麼好苛求的了,不時還會有印度教的慶典,看來這間廟似乎是「香火鼎盛」。

Vashist 雖小,但外國人倒是不少,這恐怕也是拜 Lonely Planet 指引之賜。有天我在路上被一個跑單幫的拉去看貨,不外是一些衣飾之類,但我啥都不買之後,他竟然開始跟我推銷起大麻來了,這裡離 Kullu Valley(印度盛產大麻的地方)不過一百多公里,果然還是有大麻的蹤影。在 Vashist 讓我的精力恢復了不少,因為這是個能讓人全然放鬆的地方。後來我又往北坐了一個小時的公車,到了一個叫 Solang Nullah 的小村,海拔大約三千米吧。這裡只有幾十戶人家,但是在滑雪旺季的時候,還是會有不少遊客。現在已是冬季的尾聲,不過還是有零星的遊客來這滑雪,但整棟的 guest house 就只有我一個房客。旅館的主人是一位六十六歲的老先生,他真是把全副心力都放在我身上了。

我的房間有一個復古式要放木炭的暖爐,當然復古是對我們來說,對他們來說是很實用而必備的東西。我房間的浴室的熱水器似乎也是唯一正常的,他要洗澡時,還得跑來我的浴室洗......。而太陽下山後,我如果不是在被窩,就是在暖爐邊跟他聊天,一種我稱之為「關鍵字聊天法」,他會一些簡單的英文單字還有數字,就這樣我們還是能哈啦幾個鐘頭,真是不簡單。晚餐也是他親自下廚,我幫點小忙,不過我在想應該把高山爐頭帶來的,因為用炭火燒實在是挺慢的,六點開始煮居然要煮到八點多,而這一頓不算豐盛,但倒是蠻有「風味」的。

隔天他推薦我去走一條健行路線,於是我一大早帶了些乾糧就出發,路上的景色相當怡人,但是走著走著,積雪竟變多變厚了起來,我也開始後悔沒有穿登山鞋來,穿涼鞋走起來實在是蠻滑的(也蠻冷的...)。這就算了,後來居然開始飄雪,我可不想在此山難,所以開始往回走,終於雪變成了雨,積雪又變成了泥路,回到了旅館,主人看到我一副你怎麼這麼狼狽的表情......。

我看了一下暖爐,請他幫我燒些炭火。
「Nice snow?」
「Yes, a lot of snow. I like it.」我笑著說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