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已經好一陣子沒看小說了,一段時間後又看到的這本小說真的很動人。
這本小說一剛開始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時空背景: 地點在阿富汗,時間則橫跨了半世紀,剛好是阿富汗從承平時期,經過蘇聯的蹂躝,種族之間的內戰,塔利班的統治,一直到現在的新局面。我一直很喜歡阿富汗這個地方,過去在讀千里入禁地、在群山之間、走過興都庫什山這幾本書,阿富汗一直深深吸引著我,真要我說為什麼,大概是因為從這幾個作者的眼中,我看到了阿富汗人民的純粹情感,對於家人、朋友,以及土地的,不加掩飾,沒有保留,從而讓他們雖然悲傷卻從未放棄。
小說情節我就不贅述了,我只想說說幾個讓我比較深刻的元素。我提到的幾個主要人物是主角阿米爾、阿米爾的父親、父親的朋友拉辛汗、僕人哈山。
第一個元素是寬容。哈山對阿米爾展現了無比卻不突兀的寬容,但為什麼我會覺得不突兀呢?如果發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那絕對是難以理解的。我想應該是主僕關係吧,特別是在阿富汗社會中的主僕關係,跟傳統中國社會中的主僕關係類似。
父親對哈山的寬容,其背後的原因到後來就很容易理解了。與哈山對阿米爾的寬容一樣,都是出於「愛」,我想這也是寬容的第一個條件。至於拉辛汗對阿米爾的寬容,則是出於理解。
是的,我覺得寬容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就是理解。因為理解了對方,才有辦法去包容它背後的行為動機。如果有人說他在不理解的狀況下仍能做到寬容,我想那只是因為他不是關係人。就像某甲對某乙做了某件難以原諒的事,你說你能寬容某甲的行為,那是因為你不是某乙,而一件事情是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,那感受是截然不同的。
寬容是要付代價的,因為那往往代表痛苦必須由自己來承受。愈深的寬容,要承受的痛苦也愈多。
僅僅只有理解的話,是不足以承受太多的痛苦。所以若有一個人,能對你做到難以置信的寬容,請不要忘記,他對你的愛,可能也是難以衡量的。
第二個元素是贖罪。多年之後,阿米爾無法遺忘哈山過去對他的寬容及所承受的痛苦,決定展開他的贖罪之旅。贖罪與寬容是相對的。寬容的首要條件就是不能遺忘。這個時代已經讓我們太習慣於遺忘了,來得太快與去得太快的感情,總是沒有記憶的必要。於是贖罪就變成一個不合時宜的宗教用語了。
贖罪的另一個重要條件則是悔悟。悔悟代表理解,理解對方,也理解了自己。能理解對方的痛苦,自己才能感受到同樣的痛苦。理解自己,才能明白痛苦的來源。最後,才會踏上贖罪的旅程。這個過程也許漫長,也很痛苦,所以有的人會放棄,但也有人會一直堅持下去。
可惜的是,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目的地。在我無法到達目的地時,我能做的只有懺悔,然後留著悔悟。但我會開始去學習寬容。
我之所以喜歡這本小說,大概也是因為它為我這陣子的經歷,提供了一個可能的出路:我現在所承受的痛苦,是我本來就該承受的。
2.07.2006
對話
清晨三點幻影迷離現實與夢境的界線趨於模糊之際L 的聲音從我耳邊出現
L 說他遇上了一個能改變她的人
我很訝異因為 L 從不為任何人改變L 憂柔憂鬱 隱藏在他純粹的笑容之後L 掙扎矛盾 無望逃脫也不讓任何部分解離但 L 說現在他的笑容已經苦澀有一部分的自己也已慢慢消失
「那是質變嗎?」「只是發現了過去未知的自己吧」
我問 L,他想要怎麼做。
「我也想要改變她。」「做得到嗎?」「假如她還是那個相信天堂確實存在的人。」
「但你不是那個最不相信天堂的人嗎?」「我追求真實,卻不得不相信太多的偶然與巧合。」「改變中的你,要怎麼去改變別人呢?」「因為我相信,我們曾經是同一個靈魂。」L 笑著說。
「假如不是呢?」
L 就再也沒有作聲了。
L 說他遇上了一個能改變她的人
我很訝異因為 L 從不為任何人改變L 憂柔憂鬱 隱藏在他純粹的笑容之後L 掙扎矛盾 無望逃脫也不讓任何部分解離但 L 說現在他的笑容已經苦澀有一部分的自己也已慢慢消失
「那是質變嗎?」「只是發現了過去未知的自己吧」
我問 L,他想要怎麼做。
「我也想要改變她。」「做得到嗎?」「假如她還是那個相信天堂確實存在的人。」
「但你不是那個最不相信天堂的人嗎?」「我追求真實,卻不得不相信太多的偶然與巧合。」「改變中的你,要怎麼去改變別人呢?」「因為我相信,我們曾經是同一個靈魂。」L 笑著說。
「假如不是呢?」
L 就再也沒有作聲了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