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.10.2005

阿富汗少年

這是前幾天在國家地理節目看到的一個節目,影片拍攝的時間是在塔利班政權被敉平之後,地點則是在著名的巴米揚大佛遺跡附近。巴米揚峽谷鄰近興都庫什山,平均海拔有兩千五百公尺高,過去曾經是東西文化的交通要道。儘管佛教的影響力在當地已經衰微,但在西元二至七世紀的時候,這裡曾經是興盛的佛國屬地。

這部影片的主角是個小男孩,從他那個住在巴米揚大佛附近洞窟的家庭開始說起。因為戰爭的關係,他們的屋舍被毀壞,只好住進洞窟裡,食物的取得也有困難,但他們卻必須在這裡度過春夏秋冬。他們依然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許多考驗,也會享受難得的快樂。

影片看起來的感覺很貼近他們的生活,聽著銀幕上的老人遙憶過去平和的美好時光時,很像他正對著你說,而且眼角還泛著淚光......。從 1979 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,他們就沒過好日子過了,但是他們仍然得掙扎地尋找生存之道。

不知道為什麼,看完之後覺得自己的生命相當輕飄飄地,似乎沒什麼重量。

鏡頭拉遠,綿延的興都庫什山脈白雪皚皚,好像從來都沒有改變過似的。

沒有留言: